天星碼頭
我一直都沒有盤算過天星碼頭的最後一夜,到底會是甚麼模樣。人數多寡,也沒有甚麼期望。開幕前的萬人空巷,真的,空乎了我的意料之外。
十多萬人擠在一起,大部份人都不過是拿起隨身的手提電話,為它拍下落幕前的「遺照」……說這種漫不經心的隨意拍是「遺照」,似乎實在不夠莊重,貶低了不少人對這地這景的真切情感。新聞記者形容,這是「悼念」、這是「憑弔」,諸如此類,都是濫用了的濫情措辭。假如即將離開的是你的親人,你會袖手旁觀,由他任人擺佈,待他臨終前又來 興高采烈地「憑弔」一番嗎?假如當初漠不關心,到天星碼頭拆卸前的一刻,才來假惺惺的訴說當年往事,是虛偽;假如真誠地不捨這景這地,當初又不願挺身而出,到臨別一刻才來依依不捨,是自私。
有一陣子,香港人忽然間變得很有理念,很講價值。保護維港、捍衛中區建築、討論核心價值等等。那時,我還以為香港人物質富裕,經過七一的洗體後,已經變得「後物質」起來。當時我還想,這個城市開始成熟了,還會一廂情願地認為,這種對精神、對文化、對價值的執著,應該還會漫延開去。
天星碼頭的最後一夜,我知道自己想錯了。那種嘉年華會湊熱鬧的氣氛,與新年行年宵似乎都沒有兩樣。說這是「悼念」、說這是「憑弔」、說這是依依不捨,叫人作嘔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